路易絲·W·盧

營養科學博士、 紐西蘭註冊營養師
營養學會,註冊。 82021301

身為LOLU™ Health 和 KInD™(Keto Intermittent™ Diet)的創辦人、 奧克蘭大學榮譽學者,Louise 的 10 年研究歷程主要集中在飲食幹預、代謝健康、營養代謝和飲食行為。她透過消費者接受度和感官分析來評估飲食幹預和產品開發的可行性,並致力於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公共衛生訊息。

標籤頁式學術簡介

路易絲·W·盧博士是一位營養科學家,致力於預防紐西蘭快速成長的亞裔人口患有第2型糖尿病。 2016年獲得博士學位後,她加入奧克蘭大學人類營養學系薩莉·波皮特教授的團隊,參與紐西蘭商業、創新和就業部(MBIE)的「高價值營養」國家科學挑戰計畫(PANaMAH)。從2016年到2023年,她協助研究了「TOFI」(外表瘦內胖)表型,探討了進餐時間和長時間禁食如何影響血糖控制,並作為特邀研究員,與毛利產業領袖、梅西大學食品試點計畫和奧塔哥大學CEDOR合作,啟動了「每日一根能量棒預防糖尿病」的Vision Mātaurangaur計畫。

Louise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水化合物代謝、飽足感、適口性和感官行為。她的博士論文結合了體外澱粉消化率和人體試驗,揭示了稻米品種、加工方式和咀嚼動態如何影響餐後血糖水平和消費者接受度,並發表了三篇同行評審論文,為面向亞洲華人消費者的產品開發提供了參考。

自2022年6月起,她同時擔任奧克蘭大學榮譽學者和LOLU Health的科學主管,領導由營養師、註冊營養師和護理師組成的多學科團隊,從事營養保健品研發工作。她還負責以循證醫學為基礎的KInD™個人化膳食幹預項目,並為獨立執業者、醫療機構和功能性食品行業的整體營養教練提供認證培訓。

專業協會

澳洲和紐西蘭營養與健康食品協會 (NAHFA-ANZ) 科學官員Louise 擔任該協會的主要科學負責人,致力於連結學術界和產業界,以提升跨塔斯曼海峽補充劑和功能性食品市場的產品完整性。

  • 產品品質和聲明驗證計劃-每年對 120 多種商業產品進行獨立的實驗室測試和證據審核,確保符合 NAHFA-ANZ 和 FSANZ/TGA 標準。
  • 原料與配方工作小組主席-撰寫關於新型生物活性物質、清潔標籤配方調整和永續採購的前瞻性白皮書,以指導成員的研發流程。
  • 科學檔案作者-彙編經同儕審查的背景資料包,為澳洲、紐西蘭和主要出口市場的結構功能和健康聲明申請提供支援。
  • 跨品牌基準分析-對 omega-3、輔酶Q10 、益生菌、適應原和礦物質類別進行比較分析,並將分析結果轉化為面向消費者的評分卡和 B2B 採購指南。
  • 實證大師班-每季為營養師、自然療法醫師和企業研發團隊提供關於試驗設計、生物標記解讀和監管策略的研討會。

培訓師和課程開發人員

路易絲將她的研究專長與對營養領域能力建構的熱情結合在一起。自2014年以來,她設計了分級學習路徑,旨在為衛生專業人員和產業團隊提供先進的、基於實證的技能。

  • 整體營養教練認證(1-3級) ——150個CPD學時的課程,涵蓋臨床評估、營養素-基因交互作用、行為改變科學和文化響應式諮詢。畢業生遍佈澳洲、東南亞和中東地區。
  • 整體營養教練在職培訓研討會——為整體營養教練提供關於解讀營養基因組學和代謝生物標記面板、整合 KInD™ 方案以及管理多民族人群圍糖尿病期的實用培訓。
  • 營養保健品研發大師班-為保健食品公司提供關於成分驗證、臨床試驗設計和符合澳洲紐西蘭食品標準局/澳洲藥品管理局標準的標籤的密集課程。
  • 導師中心——一個為期六個月的孵化器,新興教練在 Louise 的指導下開發現實世界的客戶項目,並獲得作品集審查以獲得專業認證。
  • KInD™ 計畫教師負責人-負責生酮間歇營養方案的教練入職、課程更新和結果追蹤。

輔酶Q10與粒線體健康

  • Louise W Lu 、Jie-Hua Chen、Yi Li 和 Xue-Song Xiang。 2025年——定稿中增強外源輔酶 Q₁₀ 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新方法和機制。擬投稿至Metabolites (2025 年 5 月)。 DOI 待定

Omega-3 與血脂健康

  • Lu, LW , Quek SY, Lu SP & Chen JH 2023. 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N3PUFAs)對COVID-19相關心血管健康的潛在益處:2023年最新進展代謝物13(5): 630。 https ://doi.org/10.3390/metabo13050630

血糖調節與飽足感

  • Sequeira-Bisson IR、 Lu LW等, 2024 年富含堅果飲食對血糖正常或偏高的華裔成年人血糖反應的影響:Tū Ora 隨機對照試驗《營養素》16(13): 2103。10.3390 /nu16132103
  • Lim JJ、Sequeira-Bisson IR、Yip WC、 Lu LW 、Miles-Chan JL 和 Poppitt SD, 2024 年胰內脂肪與超重空腹血糖受損女性攝取乳清蛋白後循環中高水平的胰高血糖素和 GLP-1 有關《糖尿病研究與臨床實務》 207:111084。10.1016 /j.diabres.2023.111084
  • Lim JJ、Liu Y、 Lu LW 、Sequeira IR 和 Poppitt SD, 2023 年《無證據顯示循環 GLP-1 或 PYY 與低能量飲食誘導的體重減輕期間的飽足感增加有關》《營養素》 15(10): 2399。10.3390 /nu15102399
  • Lu, LW , Silvestre MP, Sequeira IR等. 2021.高蛋白堅果零食產品可抑制超重糖尿病前期亞洲華人人群的血糖水平,並降低其對同時攝入碳水化合物的血糖反應營養科學雜誌10: e30. 10.1017/jns.2021.20
  • Lim JJ、 Lu LW等. 2022.高蛋白飲食是否能獨立於碳水化合物含量促進飽足感和體重減輕?一項為期 8 週的低能量飲食幹預研究。 Nutrients 14(3): 538. 10.3390/nu14030538
  • Lim JJ、 Lu LW等. 2022.餐後甘氨酸作為飽腹感的生物標誌物:一項針對超重女性的乳清蛋白劑量遞增隨機對照試驗. Appetite 169: 105871. 10.1016/j.appet.2021.105871
  • Lu, LW & Chen JH 2022.海藻作為降低穀物食品血糖生成指數的協同作用-一個視角. Foods 11(5): 714. 10.3390/foods11050714
  • Lu, LW , Monro J., Lu J. & Rush E. 2018.冷處理降低升糖指數的蒸穀米對消費者喜好和接受度的影響. Foods 7(12): 207. 10.3390/foods7120207
  • Lu, LW , Venn B., Lu J., Monro J. & Rush E. 2017.冷藏和再加熱對半熟米飯餐後血糖反應​​、飽腹感、適口性和咀嚼顆粒大小分佈的影響營養素9(5): 475。10.3390 /nu9050475
  • Lu, LW , Monro J., Lu J. & Rush E. 2016.冷藏、再加熱和粒徑對五種大米製品體外葡萄糖釋放和澱粉消化率的影響.水稻研究雜誌4: 171. 10.4172/2375-4338.1000171

胰臟脂肪與代謝風險(TOFI)

  • Ramzan F.、Sequeira-Bisson IR、 Lu LW等。2023 .循環 miRNA 與混合種族女性隊列中胰內脂肪沉積增加的相關性.國際分子科學雜誌24(18): 14393. 10.3390/ijms241814393
  • Mathrani A.、 Lu LW 、Sequeira-Bisson IR等, 2023 年紐西蘭兩組超重和糖尿病前期族群的腸道菌叢特徵:Tū Ora/PREVIEW 比較研究《微生物學前沿》 14:1244179。10.3389 /fmicb.2023.1244179
  • Joblin-Mills A.、Wu Z.、Fraser K.等。 Lu , L. 2022.種族和胰內脂肪對超重糖尿病前期女性餐後乳清蛋白代謝組反應的影響臨床糖尿病與醫療保健前沿3: 980856。10.3389 /fcdhc.2022.980856
  • Sequeira IR、Yip W、 Lu LW等, 2022 年《探索無 2 型糖尿病的超重或肥胖女性胰臟脂肪與胰島素分泌之間的關係》 。 PLOS ONE 17(12): e0279085。10.1371 /journal.pone.0279085
  • Sequeira IR、Yip WC、 Lu LW等. 2022.胰臟脂肪,代謝風險的早期標記?一項針對中國和高加索女性的磁振造影研究.生理學前沿13: 819606. 10.3389/fphys.2022.819606
  • Wu ZE、Fraser K.、Kruger MC、 Lu LW等. 2021.非靶向代謝組學揭示預測胰腺和肝臟異位脂肪的血漿代謝物.國際肥胖雜誌45: 1844-1854. 10.1038/s41366-021-00854-x
  • Wu ZE、Fraser K.、Kruger MC、 Lu LW等. 2020.亞洲華裔和高加索裔歐洲成年人內臟脂肪和血糖異常的代謝組學特徵.營養與代謝17: 95. 10.1186/s12986-020-00518-z
  • Sequeira IR、Yip W、 Lu LW等, 2020 年內臟脂肪和血糖調節勝肽與第 2 型糖尿病易感性相關:TOFI_Asia 研究《肥胖》 28(12): 2368-2378。10.1002 /oby.22994
  • 心肺適能與代謝風險:TOF 亞洲研究。 Sequeira IR、Yip W、 Lu LW等。 2020年——定稿中。擬投稿至《生理學前沿》 (2020 年 12 月)。 DOI 待定

微量營養素生物利用度和鐵

  • Chen JH, Wang Y., Pan J., Lu, LW等. 2022.益生元低聚醣透過調節蛋白質表現和腸道菌群增強缺鐵大鼠的鐵吸收.分子營養與食品研究66(10): e2101064. 10.1002/mnfr.202101064

神經保護與類胡蘿蔔素

  • Batool Z.、Chen JH、Gao Y.、 Lu LW等。2022 .天然類胡蘿蔔素作為阿茲海默症神經保護劑:基於證據的綜合綜述. 《農業與食品化學雜誌》 70(50): 15631-15646. 10.1021/acs.

飲食策略與限時飲食

  • Chen JH、 Lu LW等. 2021.超重和肥胖人群長期減肥策略中限時進食缺失的關鍵環節. 食品科學與營養評論. 10.1080/10408398.2021.1974335

咀嚼與進食行為

  • White AK、Venn B、 Lu LW等, 2015超重與正常 BMI 個體咀嚼率的比較《生理與行為》 145:8-13。10.1016 /j.physbeh.2015.03.028

人體測量與代謝綜合徵

  • Jowitt LM、 Lu LW和 Rush EC, 2014 年紐西蘭的印度裔移民:利用體重和體型指標預測代謝症候群《亞太臨床營養期刊》 23(3): 541-550。10.6133 /apjcn.2014.23.3.06

Louise W. Lu整理,最後更新於 2025 年 5 月 20 日。

會議論文集

  • Blundell BG & Lu, LW 2015.倫理與專業議題:關於課程演變、創新與學生參與的反思。發表於英國拉夫堡大學 BCS Quality SG 的 INSPIRE 2015 會議。
  • Blundell BG & Lu, LW 2013.倫理與專業問題:克服學生參與的障礙。載於: BCS INSPIRE 2013 會議論文集(第 18 屆國際流程改善、研究與教育會議):「教育激勵」

論文發表

  • 盧麗文 (LW Lu), 2016 年博士論文《選擇哪種米?為什麼?更健康的選擇》 。紐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全文
  • Lu, LW 2010 — MPH縮放矩形圖描繪第 2 型糖尿病風險因子與心血管事件之間的關聯。紐西蘭奧克蘭大學。

受邀及會議演講

  • Lu, L. 2020.研究高蛋白零食對亞洲華人血糖控制的影響,以降低患 2 型糖尿病的風險:HVN Tū Ora 研究“每天一根能量棒預防糖尿病 (1BarDDP)”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食品、食品生產與營養主題會議。
  • Lu, L. 2020.研究高蛋白飲食對亞洲華人第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族群血糖控制的影響。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展示會。
  • Lu, L. & Foster M. 2019. Tū Ora 計畫:透過卓越的科學支持 NUKU ki te Puku™ 的創新。 Foodomics,高價值營養,奧克蘭,紐西蘭。
  • Tay A.、 Lu, LW等。 2017延長隔夜禁食對第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紐西蘭營養師全國會議,威靈頓。
  • Sequeira I.、Yip W.、 Lu, LW等。 2017糖尿病的抵抗力和易感性——使用 MRI 來表徵“TOFI”譜。國際磁振造影醫學學會 (ISMRM),美國夏威夷。
  • Sequeira L.、Yip W.、 Lu, LW和 Poppitt S. 2016 年內在因素至關重要——探索不同種族的「TOFI」概況。澳洲和紐西蘭骨科醫師學會年會,布里斯班,澳洲。
  • Lu, LW 、Rush E. 與 Venn B. 2016。米飯烹調方法對餐後血糖反應​​、飽足感及適口性的影響。紐西蘭營養學會年會,紐西蘭基督城。
  • Lu, LW 、Rush E. 與 Venn B. 2016。米飯烹調方法對餐後血糖反應​​、飽足感及適口性的影響。澳洲和紐西蘭骨科醫師學會年會,布里斯班,澳洲。
  • Lu, LW & Rush E. 2013.米製品、製備與粒徑:體外對葡萄糖釋放及澱粉消化的影響肥胖研究與臨床實務7, e82-e83。10.1016 /j.orcp.2013.12.651
  • Lu, LW & Rush E. 2012.製備技術與米品種:模擬其對長期空腹血糖的影響肥胖研究與臨床實務6: 89。

新聞文章

  • Lu, L. & Milan A. 2020年5月8日《甜菊糖並非簡單的甜蜜答案》。 《奧塔哥每日時報》
  • Lu, LW & Rush E. 2011.糙米可能有助於控制血糖亞洲網路公司,第 1 頁。

一些亮點

奧克蘭人類營養學系
在河內大學,快樂時光與嚴肅科學並存(2016-2022)
在奧克蘭大學人類營養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的生活不僅僅是處理電子表格和進行臨床試驗——它還包括數據整理、小組頭腦風暴,以及偶爾辯論哪些零食算作「健康碳水化合物」。這群才華洋溢的人讓科學研究感覺更像是一場冒險,而不是一份工作!
營養保健品公司團隊
環球營養保健品探險之旅(2018)
2018年,我搭乘商業、創新和就業部(MBIE)代表團,參觀了全球一些最令人興奮的營養保健品實驗室和公司。我們品嚐了未來感十足的營養補充劑,交流了研究秘訣,還(笑了很多次)吐槽某些所謂的健康創新產品其實並不「美味」。
北京紐西蘭大使館 2018
北京大使館聊天室與奇異果燕麥片(2018)
我們在北京拜訪紐西蘭大使館時,很快就聊起了營養、紐西蘭特色美食和富有創意的跨文化計畫。看來,外交工作最好還是靠幽默感和充足的咖啡!
新加坡科學合作組織 2019
新加坡零食與科學外交(2019)
2019年5月,我跟隨總理傑辛達·阿德恩的團隊前往新加坡——不僅是為了見證歷史,更是為了在享用一杯又一杯咖啡和咖椰吐司的同時,建立我們自己的科學聯繫。這才是最美味、最輕鬆的科學外交——就該如此!
還有更多充滿樂趣的科學冒險等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