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erial Plaque & Atherosclerosis: Is Your Blood Pressure Quietly Damaging Your Arteries?
閱讀時間: 1'

動脈斑塊和動脈粥狀硬化:你的血壓是否正在悄悄損害你的動脈?

路易絲·W·盧

撰文

Louise W Lu, PhD, MPH, BMLS

米歇爾·奧德納

審閱

Alexandra V Goldberg,M Dietetics, 註冊營養師


在我們之前的部落格中,我們探討了兩個基本問題:

130/80 是高血壓嗎?世界各地血壓指南的真相

針對亞洲人的血壓指導方針更嚴格? — 可以挽救您的生命!

你可知道?高血壓不只是一個數字——它是血管老化的加速器!

許多人認為,只有伴隨頭暈或頭痛等症狀時,高血壓才值得關注。然而,高血壓就像一種“無聲的腐蝕力量”,逐漸損害動脈壁,導致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形成——所有這些都可能在任何症狀出現之前就開始了。

 



跳至章節



什麼是動脈粥狀硬化?什麼是斑塊?

動脈粥狀硬化是動脈硬化的一種形式,其特徵是由於斑塊(膽固醇、發炎細胞和纖維組織的混合物)的積聚而導致動脈變窄和變硬。這個過程會限制血流並影響到重要器官和組織輸送氧氣。

 

 

想像一下,你的動脈從柔軟的橡膠軟管變成了易碎的塑膠管,裡面塞滿了污泥。

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冠狀動脈中,就會引起心臟病在腦動脈中,會引起中風;在周邊動脈中,會出現肌肉無力和痙攣,尤其是腿部。

 

症狀通常要等到阻塞相當嚴重時才會出現!出現這種情況時,常見症狀包括:

  • 胸痛(心絞痛)
  • 腿部或手臂疼痛,尤其是在活動期間
  • 疲勞或呼吸急促
  • 走路時臀部抽筋
  • 心悸或心律不整
  • 如果腦血流受限,會出現意識混亂或虛弱

 



高血壓如何使病情惡化?

高血壓(高血壓)是動脈粥狀硬化進展的主要原因。方法如下:

  • 會損害內皮細胞,使動脈壁變得更粗糙,更容易形成斑塊。

  • 會增加氧化應激,引發慢性發炎。

  • 會加速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累積和斑塊的硬化。

  • 會破壞自然修復系統,導致損害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劇。

 

對於東亞人,研究顯示:

  • 中年收縮壓每升高約12-15 mmHg就會導致:
  • 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風險高2.5倍
  • 中風風險高出近4倍

這使得早期篩檢和預防對亞洲人群來說更加重要。

 



動脈粥狀硬化會導致高血壓嗎—或者反過來呢?

答案是:兩者都有。

  • 高血壓會傷害血管壁,加速動脈粥狀硬化的形成。

  • 動脈粥狀硬化會使動脈變得更硬、更窄,增加血管阻力,導致高血壓

它們共同形成了一個危險的回饋循環。

 



誰的風險更高?

如果您有以下情況,您可能特別容易受到傷害:

  • 超過 40 歲且未進行血管篩檢
  • 有中風、心臟病或糖尿病家族史
  • 血壓略有升高(≥130/80 mmHg)
  • 久坐不動、超重或膽固醇高
  • 根據新興的種族特定研究,他們是東亞人還是南亞人

 



如何診斷動脈粥狀硬化?

 

檢查項目 檢查內容 檢查方式
建議對象
身體檢查 初期症狀包括,脈搏微弱、雜音、或傷口癒合緩慢 醫師使用聽診器和觸診 任何超過 40 歲或有風險因素的人
血液檢查 膽固醇水平、其他心血管風險指標
抽取的血液送至實驗室進行脂質檢查 所有 35 歲以上的成年人,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

多普勒超音波 (Doppler Ultrasound)

利用聲波偵測血管阻塞與狹窄情形
將超音波探頭放於皮膚上,顯示血流與阻塞狀況
疑似有中風風險、下肢症狀者建議檢查
踝臂指數(Ankle-Brachial Index, ABI) 比較手臂💪與腳踝🦵的血壓差異,評估動脈阻塞
在手臂與腳踝上測量血壓
有腿痛、腳冷、糖尿病患者適用
磁振造影血管攝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CT血管攝影(CTA) 掃描大型動脈,觀察是否有狹窄或阻塞
使用MRI或CT機器,有時需注射顯影劑
有家族病史或症狀邊緣者可考慮
冠狀動脈CT血管攝影(CCTA) 視覺化觀察冠狀動脈中鈣化斑塊情形
使用含碘顯影劑進行CT掃描
中度風險但無症狀的患者
左心導管檢查 注射顯影劑後取得心臟動脈詳細影像
導管插入動脈,注射染料 已知患有冠心病
CAD 或術前評估的患者
心電圖(ECG/EKG) 測量心臟電活動與節律變化
將電極貼在胸部與四肢上進行記錄
有胸悶、心律不整症狀者建議檢查
運動心電圖(運動壓力測試)
評估心臟在運動壓力下的功能狀況
在跑步機上走路或踩腳踏車
患有不明原因的疲勞、呼吸困難或心絞痛的人

 



 

保護你的血管,從「還沒感覺」開始!

動脈硬化不會大聲警告你,它是默默潛伏、多年累積的隱形殺手。而高血壓呢?不只是個「風險因子」,它其實是點燃動脈斑塊形成與血管受損的導火線,對東亞與南亞族群尤其影響深遠。

如果你的血壓即使只稍微偏高,或是年過 40 卻從未做過血管篩檢,現在正是時候行動了。別等到胸悶、疲倦、腿部抽痛等症狀出現 —— 那時,你的血管可能早已明顯狹窄。

好消息是:

 只要及早發現、配合生活型態調整、適當營養補充與定期追蹤,就能在傷害擴大前踩煞車,逆轉血管老化的腳步。

主動出擊,從現在開始。

和你的醫師討論該做哪些檢查,定期檢視血壓與膽固醇指數。

最重要的是,把你的血管當成最珍貴的資產 —— 因為它們確實是。


接下來:我們將探索透過飲食、運動、補充劑和智慧預防來阻止和減緩動脈粥狀硬化的科學策略。

 


作者:

路易絲·W·盧

路易絲·W·陸

註冊營養師(紐西蘭註冊號 82021301)、營養科學博士、奧克蘭大學榮譽學者。路易絲將臨床研究與公共衛生結合,幫助人們吃得更好、生活得更健康。

所有貼文網站

亞歷珊卓·V·戈德堡

亞歷珊卓·V·戈德堡

註冊營養師(紐西蘭註冊號 20-02273)以及營養學、藥物化學和皮膚護理的專家。亞歷山德拉透過術後恢復、餵食耐受性和體重管理的科學策略幫助客戶實現健康目標。

所有貼文 網站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