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tension Workout Guide: No More Headaches or BP Spikes After Exercise
閱讀時間: 1'

高血壓運動指南:運動後不再頭痛或血壓飆升

路易絲·W·盧

作者

Louise W Lu,博士,公共衛生碩士,BMLS

亞歷珊卓·V·戈德堡

撰寫/審閱人

Alexandra V Goldberg,註冊營養師

「醫生說運動有助於降低血壓。但每次我運動,血壓就會升高,頭痛,心跳也會加快。我做錯了什麼?”

最近,我們收到了一位學生的以下訊息:

「我今天早上做了一些啞鈴訓練,但到了下午,我的血壓就升到了146/91,而且頭痛得厲害。這是否意味著我不應該鍛煉?”

——一位 40 多歲女性提出的真實問題

這種經驗在高血壓患者中出奇地常見。你開始運動以改善健康,但錯誤的運動方式、時間或強度反而讓你的身體比以前更緊張。

患有高血壓並不意味著您不能鍛鍊——而是意味著您需要明智地鍛鍊。
與年輕時可以隨意進行任何運動不同,高血壓患者需要注意心血管系統的反應、血管的彈性以及身體處理代謝和神經系統恢復的情況。



高血壓患者可以做劇烈運動嗎?

高血壓患者是否可以進行劇烈運動,與其說取決於「強度」本身,不如說取決於你的身體是否準備好應對身體壓力。評估的關鍵標準有兩個:

  • 1️⃣ 你的早晨血壓基線穩定嗎?
    如果您起床後的血壓持續超過兩週高於140/90 mmHg ,則表示基礎血壓控制不佳。進行肌力訓練或高強度運動可能會進一步升高您的血壓,並可能引發頭痛或心悸。
  • 2️⃣ 運動後你的身體恢復得怎麼樣?
    理想情況下,你的血壓應該在2小時內恢復到運動前的水平。如果運動後血壓持續升高,或伴隨不適,這可能表示你的交感神經系統仍然過度活躍,這意味著你的身體還沒有準備好進行高強度的活動。
那麼,你的身體什麼時候「準備好」了呢?
當您的血壓連續至少三週保持穩定(每天測量兩次,收縮壓維持在 130–139 mmHg 之間,舒張壓維持在 80–89 mmHg 之間)並且您的身體可以在運動後很好地恢復。

選擇合適的運動類型也很重要:從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開始,例如快走、騎自行車、太極拳或划船機。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強度以您仍然可以說完整一句話但感覺略微喘不過氣為宜。您的心率應保持在最大心率的50%到70%左右。

有了這些基礎,您的身體將真正準備好安全地進行更激烈的訓練。


為什麼運動後會頭痛?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你稍微活動一下身體,希望感覺好些──結果卻頭痛欲裂,血壓也升高了。

這可能是你的身體發出「超負荷警告」的方式。最常見的原因包括:

1️⃣血壓飆升過快:劇烈運動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導致血壓急遽上升。如果你的大腦無法快速適應,就會出現頭痛。

2️⃣脫水和缺乏電解質:清晨運動或大量出汗後尤其常見。當身體缺乏水分和鈉時,您就容易出現與脫水相關的頭痛。

3️⃣運動時屏住呼吸:深蹲或硬舉等運動通常需要在用力時屏住呼吸,這可能會導致腦壓突然飆升,之後頭部會感到一陣陣抽痛。

如果您的運動經常讓您頭痛,這並不意味著您不應該運動 - 這只是意味著您需要一種更好的方法。


為什麼晨練後下午血壓會升高?

許多患有高血壓的人都會注意到這一點:他們的血壓在早晨鍛煉時看起來很正常 - 有時甚至會下降幾個點 - 但到了下午 3 點到 6 點,它就開始反彈,有時甚至比平時更高。

這是因為看似「控制良好的血壓」通常只是被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暫時抑制

晨間運動-尤其是空腹有氧運動、肌力訓練或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會強烈活化交感神經系統,導致心率和血壓升高。在運動後的最初1-2小時內,大多數人都會經歷短暫的血壓下降,這被稱為「運動後低血壓」。但如果你的交感神經緊張程度已經很高,而副交感神經的恢復能力較弱,你的身體在受到強烈刺激後可能會進入一種「代償防禦」模式,導致:

  • 血管恢復較慢
  • 下午交感神經再激活
  • 血壓失調或反彈

更重要的是,如果您運動後的營養不良(缺乏鈉、鉀或電解質),或者您的午餐含有大量精製碳水化合物(可能導致血糖飆升和下降),這可能會進一步加劇下午的血壓波動。


如何確定正確的運動類型和強度?

對高血壓患者來說,關鍵問題不在於能不能運動,而是目前的身體狀況適合什麼強度的運動,以及如何規劃

我們採用兩步驟方法來評估您的運動準備:

✅ 步驟 1:您的早晨血壓是否始終受到控制?
  • 連續兩週晨間血壓>140/90 mmHg → 不建議劇烈運動
  • 早晨和晚上收縮壓 130–139 mmHg,舒張壓 80–89 mmHg,持續三週 → 被認為是可控制的階段
  • 長期穩定在<130/80 mmHg → 您的身體可能已準備好進行中高強度訓練
✅ 第二步:運動後你的身體恢復得好嗎?
  • 血壓應在 2 小時內恢復到運動前的水平
  • 如果運動後長時間感到頭重、心悸或煩躁,可能表示交感神經過度活化 →暫時不要增加強度

根據這兩個檢查點,我們給出三個階段的運動建議:

🧘 當血壓仍然很高時(>140/90)|專注於平靜、輕柔的動作

  • 建議活動:室內散步、伸展運動、橫膈膜呼吸、冥想
  • 強度:您應該能夠說話而不喘氣
  • 頻率:每天兩次,每次20-30分鐘
  • 肌力訓練:尚不推薦

🚶 血壓中度控制(130–139 / 80–89)|可加入中強度有氧運動

  • 推薦活動:快走、輕騎車、太極拳、有氧運動、跳舞
  • 強度:輕微呼吸困難,但能說出完整的句子
  • 頻率:每週 4-5 次,每次至少 30 分鐘
  • 肌力訓練:
    • 輕負荷,例如 1-2 公斤的啞鈴或阻力帶
    • 每週 2 次,每次 1-2 組,每組 8-10 次
    • 範例練習:靠牆俯臥撐、坐姿推舉、靜態弓箭步

🏋️血壓控制良好(<130/80)|準備進行更劇烈的訓練

  • 推薦活動:快走、慢跑、有氧運動、游泳、HIIT
  • 強度:保持心率在最大心率的 60–75%;稍微呼吸困難但仍能說話
  • 頻率:每週5次以上,每次30-45分鐘
  • 肌力訓練:
    • 中負荷:1RM的30-50%
    • 每週 2-3 次,每次 2-3 組,每組 8-10 次
    • 範例練習:啞鈴深蹲、硬舉、坐姿划船、核心訓練

📌 額外提示:

  • 在所有階段,運動後進行 5-10 分鐘的伸展對於幫助神經系統恢復至關重要
  • 如果您正在服用降血壓藥,請盡量避免在服藥後 1 小時內運動
  • 確保運動前攝取足夠的水分和鈉,以防止頭暈或心悸


如何避免運動後血壓飆升?

為了防止運動後血壓飆升,以下調整尤其重要:

✅ 1. 在血壓最穩定的時期安排運動

  • 避免上午 6 點至 9 點,因為此時交感神經系統最活躍。
  • 建議時間:上午10點至中午12點之間,或下午4點至6點之間,此時血壓往往較穩定,藥物效果最佳。

✅ 2. 不要把強度推到超出你目前的能力

  • 剛開始時,每次訓練後監測 2 小時的血壓來評估恢復情況。
  • 若在運動過程中出現頭暈、噁心、心悸、視力模糊等症狀,應立即停止並休息。

✅ 3. 每次訓練後一定要進行 5-10 分鐘的伸展與放鬆

  • 建議練習:貓牛伸展、頸部和肩部伸展、腿筋伸展和呼吸技巧。
  • 伸展運動不僅可以防止肌肉拉傷,還可以幫助血壓逐漸恢復到基線。

✅ 4. 運動前適當補充水分,必要時補充電解質

  • 訓練前約30分鐘飲用200毫升溫水。如果流汗過多,可以考慮飲用電解質飲料。
  • 避免空腹運動。如果您正在服用降血壓藥,服藥後至少等待一小時再運動。

✅ 5. 每週追蹤你的血壓反應-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後

  • 記錄你的讀數:運動前、運動後5分鐘、30分鐘和2小時的讀數。這有助於評估恢復情況。
  • 若每次訓練後收縮壓升高≥15 mmHg,請降低強度並諮詢醫生或營養師。

在這個階段,目標不是追求出汗或加快心率,而是建立身體的自然血壓調節能力,使運動成為控制的工具,而不是風險的來源。

作者:

路易絲·W·盧

路易絲·W·盧

註冊營養師(紐西蘭註冊號碼:82021301),營養科學博士,奧克蘭大學榮譽院士。 Louise 將臨床研究與公共衛生結合,幫助人們飲食更健康,生活更充實。

所有貼文網站

亞歷珊卓·V·戈德堡

亞歷珊卓·V·戈德堡

註冊營養師(紐西蘭註冊號碼:20-02273),營養學、藥物化學和皮膚護理專家。 Alexandra 運用科學支持的策略,幫助客戶在術後恢復、進食耐受性和體重管理方面實現健康目標。

所有貼文 網站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