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xiety Is Not Just in Your Mind: When the Brain Forgets to Turn Off the Alarm
閱讀時間: 1'

焦慮並非只源自於你的想像:當大腦忘記關閉鬧鐘時

路易絲·W·盧

作者:

Louise W Lu,博士,公共衛生碩士,醫學檢驗學士

亞歷珊卓·V·戈德堡

撰寫/審閱

註冊營養師 Alexandra V Goldberg

她六十出頭,平常冷靜理智。那天,她只需要做一個選擇——是否搬到離女兒更近的城市。掛斷電話的那一刻,她胸口猛地一緊,心跳紊亂,手心冒汗。她努力深呼吸,但呼吸越急促,腦子就越空白。半小時後,她癱倒在沙發上,感覺精疲力盡——彷彿剛死裡逃生。

這既不是“過於敏感”,也不是“想太多”。
這是她的大腦在作祟——她錯誤地認為真正的危險已經來臨。

焦慮發作的那一刻,大腦的生存機製就會啟動。這是由數百萬年的進化塑造而成的古老「防禦系統」。當我們必須做出選擇、面對不確定性或感到失控時,杏仁核會自動發出警報,交感神經系統和皮質醇會迅速接管身體。

但這一次,沒有掠食者——只有生命本身。然而,大腦並非總是能區分「真實」威脅和心理威脅,因此它會調動全身來對抗並不存在的危險——心悸、顫抖、出汗、噁心,以及思維停滯。

本文將解答以下問題:
• 為什麼焦慮是一種“進化智慧”,而不是缺陷?
• 如果警報系統無法關閉會發生什麼事?
• 焦慮症與「焦慮氣質」的真正差異是什麼?
• 營養和日常作息如何幫助你的大腦相信-「現在是安全的」。


焦慮的真相:當你的大腦認為你仍然處於危險之中時
圖示:焦慮發作的背後是大腦執行「生存指令」。

大腦的生存邏輯:為什麼焦慮是一種保護性反應

想像一下這個場景:
很久很久以前,在古老的森林深處,
我們的一位人類祖先聽到灌木叢裡傳來沙沙聲。
還沒等他們看清那是什麼,大腦立刻按下了警報按鈕——
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緊繃,瞳孔放大。
也許只是風聲……但如果是掠食者,
那一秒鐘的反應可能決定生死。

焦慮的根源不是軟弱,而是生存智慧
這是大腦為我們設計的內建「預警系統」——
為了讓我們在危險真正到來之前做好準備。

這個系統的「指揮官」是大腦深處的一個微小結構——杏仁核
它就像一個警戒的守衛,不斷掃描危險跡象。
一旦它感知到可能有風險的情況,就會發出警報:
它向丘腦發出信號,協調身體的反應,同時腎上腺釋放腎上腺素。
隨後不久,身體會釋放皮質醇來維持警覺狀態。

幾秒鐘之內,人體的整個「防禦系統」就被啟動了——
心臟跳動加快,將血液迅速輸送到四肢,以便快速撤離;
呼吸加快,肺部充滿氧氣;
消化功能停止,因為現在「不是進食的時候」;
皮膚開始流汗,為身體降溫,防止過熱。

這一系列連鎖反應是身體的自動生存程序。
由杏仁核啟動,並透過交感神經系統和皮質醇執行。

杏仁核-交感神經系統-皮質醇存活反應圖
圖示:一旦杏仁核偵測到危險,它就會觸發交感神經系統和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使身體進入「戰鬥或逃跑」狀態。
這就是所謂的「戰鬥或逃跑反應」。
短期來看,它可以挽救你的生命;
但如果它長時間保持開啟狀態,
它會成為慢性焦慮的根源。

如今,我們的「危險」不再是野獸,而是會議、帳單、人際關係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然而,杏仁核卻無法區分這兩種情況。
它仍然忠實地發出警報,讓我們始終處於一種輕微的壓力狀態——
直到我們慢慢變成永不停歇的機器

這就是現代焦慮的弔詭:
你的大腦正在試圖保護你——
但這樣做卻會讓你一直處於準備狀態。


慢性焦慮的本質:當大腦忘記如何關閉警報時

在短暫的危險時刻,焦慮可以起到保護機制的作用。
問題是──現代社會的「危險」很少會完全消失。
未回覆的電子郵件、準備不足的會議、家人的評論或手機通知——
所有這些都會讓大腦相信「威脅」仍然存在。
杏仁核就像過度熱心的保安,
稍有刺激就會在全身發出警報。
交感神經系統再次活躍起來,皮質醇會持續分泌。

原本應該是短暫的“戰鬥或逃跑模式”
變成一個永不關閉的後台程式。
大腦會忘記何時關閉鬧鐘。

當這個警報系統持續響的時間過長時,
大腦和身體中的幾個關鍵器官開始出現問題——

前額葉皮質,也就是你的“執行和決策中心”,負責管理注意力、計劃和選擇;
海馬體,也就是你的“記憶和情緒檔案庫”,整合記憶並調節情緒;
免疫系統,也就是你的“修復和防禦力量”,維持能量恢復並抵抗感染。

長期皮質醇水平升高就像一場緩慢燃燒的火,
悄悄削弱這些系統,導致:

  • 前額葉皮質負荷過重→注意力不集中、決策速度變慢、過度思考;
  • 海馬體功能受抑制→情緒波動、記憶力下降、壓力敏感度增強;
  • 免疫系統暫停→疲勞、頻繁感冒、反覆小病、恢復緩慢。

當這種情況持續太久時,
大腦會感到困惑——即使在安全的情況下也會感到焦慮。
焦慮不再是一種防衛機制
並陷入永無止境的警報循環

慢性焦慮症腦迴路圖
圖示:當焦慮訊號反覆觸發時,大腦的「警報系統」難以關閉,從而形成慢性壓力循環。

這就是焦慮和焦慮症的差別:
當大腦無法退出警覺狀態時,
焦慮不再是你的盟友。
它會成為你能量的無聲竊賊。

焦慮並非僅僅是「正向思考」就能解決的。
這是因為你的神經系統已經忘記如何放鬆了。
為了恢復平衡,
你需要重新教導身體「危險已經過去」。
這是擺脫焦慮的第一步。
那麼,焦慮何時會發展成焦慮症呢?


焦慮與焦慮症:當大腦失去韌性時

當大腦的防禦系統「卡住」時,
這不再是普通的焦慮——
它會發展成焦慮症

焦慮症並非“焦慮過度”,
恢復速度太慢了

為什麼有些人能很快恢復,而有些人卻會陷入惡性循環?

每個人都會感到焦慮──考試前、面試前,或是孩子生病時。
事件結束後,大多數人都能恢復平靜。
然而,患有焦慮症的人似乎「困」在焦慮的模式中。

問題不在於焦慮有多強烈──關鍵在於無法恢復平衡
我們將這種恢復能力稱為大腦的韌性

憑藉著強大的恢復能力,身體能夠迅速恢復平衡;
抵抗力減弱後,身體會一直處於「戰鬥或逃跑」模式。

焦慮症的核心機轉:恢復系統失衡

當焦慮持續存在時,大腦和身體的三個關鍵系統會失去協調:

  • 杏仁核-一個過度敏感的警報器,對最輕微的跡像都會發出「危險」訊號;
  • 前額葉皮質-對杏仁核的控制減弱;理性控制能力下降;
  • HPA軸(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系統) -皮質醇長期升高會使身體保持緊張狀態。

簡而言之,
當大腦的「加速器」(杏仁核)過於活躍時
而「煞車」(前額葉皮質)卻太弱了。
焦慮會變成一個無法停止的自動循環。

心理學定義:什麼是「焦慮症」?

根據DSM-5
焦慮症是指以下情況:
即使沒有真實存在的威脅,一個人也會經歷持續的恐懼、緊張或預期焦慮。
伴隨明顯的生理症狀(如心悸、出汗、肌肉緊張、失眠),
持續超過六個月,並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功能。

類型 典型特徵 常見的身體反應
廣泛性焦慮症(GAD) 長期擔憂、緊張、預期焦慮 胸悶、心悸、腸胃不適
恐慌症 突然湧現的強烈恐懼感,通常伴隨著對死亡的恐懼。 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顫抖
社交焦慮症 害怕被審視和負面評價 汗流浹背,臉頰緋紅,聲音顫抖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創傷後出現的侵入性記憶、閃回與惡夢 失眠、驚醒、過度興奮
焦慮症並非“更糟糕的心理學”,
這是大腦生物節律的紊亂。
真正的康復始於了解大腦是如何失去平衡的。

修復需要的不只是心理療法—
它還涉及支持神經傳導物質、皮質醇平衡和能量代謝

跟著我們一起探索——
哪些營養素和生理策略可以幫助大腦重新學習如何「放鬆」。

延伸閱讀:
👉 “焦慮不會說話-它藏在身體裡:需要注意的10個訊號”

想了解焦慮症康復和營養策略的最新信息,
請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LOLU Health ,以獲取最新資訊和科學文章。

作者:

路易絲·W·盧

路易絲·W·盧

註冊營養師(紐西蘭註冊號碼:82021301),營養科學博士,奧克蘭大學榮譽學者。路易絲將臨床研究與公共衛生結合,幫助人們吃得更好,活得更健康。

所有貼文網站

亞歷珊卓·V·戈德堡

亞歷珊卓·V·戈德堡

註冊營養師(紐西蘭註冊號:20-02273),營養學、藥物化學和護膚專家。 Alexandra運用科學的策略,幫助客戶在術後恢復、進食耐受性和體重管理方面實現健康目標。

所有貼文 網站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