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ight Nutrition for Every Growth Stage — From Infant Formula to Smart Growth Milk: Building Bones, Immunity, and Brain Power
学习时间: 2'

不同阶段的成长营养全攻略:为孩子打造强健骨骼、健康免疫与聪慧脑力

Louise W Lu

作者

Louise W Lu,博士、公共卫生硕士、医学实验学士

Alexandra V Goldberg

作者/审阅

Alexandra V Goldberg, 注册营养师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身体需要的营养结构完全不同。 1~3 岁处于“建构期”,3~6 岁是“强化期”,6 岁以上则进入“巩固与平衡期”。 如果还在用同一套饮食思路(或继续喝婴儿配方奶), 不仅难以满足生长激素系统的代谢需求, 还可能造成“营养过剩”或“结构性缺乏”。

本文将带你系统梳理:
从 1 岁到青春期,不同发育阶段的营养重点差异;
为什么 3 岁是从婴儿配方奶转向成长乳饮的“分界线”;
“钙 + 维D + 镁 + K2” 如何协同构建强健骨骼;
如何设计平衡膳食,让孩子在每个阶段都吃得刚刚好。

欢迎阅读前几篇文章,我们已经从不同角度解析了孩子的生长关键:

《抓住青春期的黄金生长期:用营养、睡眠和科学,帮孩子长到理想身高》 ——讲的是整体生长规律;

《蛋白质才是孩子的“长高引擎”——骨骺线和生长激素都靠它驱动!》 ——讲营养如何提供燃料;

《孩子长高靠“睡”出来?揭开生长激素夜间节律与早睡黄金时段的秘密》 ——讲睡眠如何激活激素分泌;

《运动决定孩子身高潜力:负重还是拉伸?千万别错了》 ——讲运动如何传递生长信号;

《情绪与压力:皮质醇如何“偷走”孩子的身高》 ——讲心理压力如何干扰激素节律;

《挑食+爱甜食?——孩子身高增长的“隐形杀手”》 ——讲饮食习惯如何“锁住”身高潜力。

 


 

不同年龄阶段的营养重点——营养结构,决定生长速度

孩子的生长不是“线性加速”的,而是阶段性重组的过程。 每个阶段,身体的重点发育系统不同——从骨骼到神经,再到代谢。 因此,科学的营养策略不是“补越多越好”,而是在对的时间,补对的东西

总结要点:
- 1–3 岁:建结构——骨骼与免疫;
- 3–6 岁:强系统——脑力与防御;
- 6 岁以上:稳性能——代谢与专注。
每个阶段的关键营养素不同,营养节奏对了,孩子自然长得稳。

 


 

1–3 岁:建构期 —— 骨骼、免疫与肠道的“三重打地基”

这是孩子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 骨骼、神经与免疫系统像“同步施工”的建筑工程。 因此,营养结构必须兼顾构建与防御

  • 乳清蛋白 + 酪蛋白:为骨骺线细胞提供原料,支持身高增长;
  • 钙 + 维D:促进骨矿化与牙齿发育;
  • 铁 + 锌:支持造血与神经传导;
  • 乳铁蛋白(Lactoferrin)+ 免疫球蛋白(IgG):强化天然免疫防线;
  • 益生元 + DHA:帮助肠道吸收与脑部早期发育。

此阶段最合适的奶类仍是婴儿配方奶粉(Infant Formula), 因为其配比接近母乳,能与辅食互补, 特别是含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的配方,对早期防御极为关键。

家长提示:
- 一岁后仍应以“奶 + 辅食”并进;
- 选择含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DHA 的婴儿配方;
- 避免以纯鲜奶替代婴儿配方,因蛋白与矿物比例不匹配。

 


 

3–6 岁:强化期 —— 从“营养补给”转为“神经与免疫调控”

3 岁以后,孩子的身体进入“结构已建好、系统要强化”的阶段。 与 1–3 岁不同,此时骨骼生长速度放缓,但脑部神经网络正在迅速扩张, 语言、记忆、社交与专注力都处在“功能塑形期”。 换句话说,早期是“搭建身体框架”,现在则是“精细布线”。

“3~6岁是大脑功能飞速成熟的‘第二次黄金期’, 营养是否跟得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学习潜能。”

这一阶段孩子的大脑重量已达成人的约 90%, 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密度(突触)激增, 髓鞘化过程需要大量的 DHA、磷脂酰丝氨酸(PS)、胆碱与叶黄素。 它们共同作用于神经传导速度、记忆形成与语言发展, 是支持孩子「脑力 × 学习力 × 情绪稳定」的核心组合。

  • DHA + PS + 胆碱 + 叶黄素:促进神经髓鞘形成与突触连接,提升专注力与学习效率;
  • 钙 + 维D + K2 + 镁:支持骨密度、神经信号传导与睡眠节律;
  • 乳铁蛋白 + 免疫球蛋白 + 益生元:持续强化免疫系统,稳定肠道微生态;
  • 抗氧化维C、E:保护脑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

同时,3–6 岁儿童的饮食行为也发生变化: 他们开始融入家庭餐桌,口味形成,但挑食偏甜的情况普遍。 如果缺乏优质脂肪与脑营养素,孩子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词汇记忆力弱”等现象。 因此,此阶段的饮食目标应从“补足能量”转为“优化脑部营养与免疫节律”。

建议逐步从婴儿配方奶过渡到成长配方乳饮(Growing-up Milk), 它不仅强化钙铁锌,更添加脑营养素与免疫调节因子, 在孩子学习、社交、情绪发育阶段提供多系统支持。

家长提示:
- 3 岁是从“建构期”转入“功能强化期”的关键分界线;
- 营养重点从骨骼支持 → 脑部神经与免疫系统协同;
- DHA、PS、胆碱、叶黄素是这一阶段提升学习力的核心组合。

推荐搭配: AwaRua® 有机儿童成长配方奶粉(A2型β-酪蛋白) , 含乳铁蛋白与 DHA,可温和支持免疫与骨骼双成长, 采用 A2 型乳蛋白结构,易吸收、低过敏风险。

同时搭配 LyeeChee® 儿童专利海藻油(含 DHA + ARA) , 纯植物来源的 DHA 搭配 PS 与胆碱, 有助于神经髓鞘化、语言发展与专注力提升, 特别适合进入学习启蒙阶段的孩子。

如果希望获得一站式组合方案,可选择: 3–6 岁儿童 3 个月营养包(3 瓶 LyEeChee® 海藻油 + 4 罐 AwaRua® 配方奶) , 科学搭配脑营养 + 骨骼支持 + 免疫平衡,让孩子在黄金强化期全面稳长。

 


 

6 岁以上:平衡期 —— 热量 × 专注 × 代谢的“能量工程”

进入学龄期后,孩子的身体增长速度放缓,但活动量与脑部能量消耗却显著增加。 这一阶段既要支撑课堂学习和运动训练,又要面对学习压力与睡眠节律改变。 营养目标不再只是“补”,而是让能量系统、神经系统与骨骼系统协同运作

“6 岁以上的成长,靠的不只是长高,而是‘长得稳、学得快、扛得住’。”

从生理上看,6~12 岁是孩子代谢平衡和脑能量管理的关键时期。 大脑在学习时的葡萄糖与脂肪酸消耗量剧增,需要稳定血糖与持续供能。 同时,专注力与情绪调节依赖神经递质合成,而这些过程都离不开 优质蛋白、B族维生素、铁、锌、Omega-3 与磷脂酰丝氨酸(PS) 的支持。

  • 足够热量:每日 1600–2000 kcal;运动量大的孩子可达 2200 kcal;
  • 优质蛋白 + 铁 + 锌:支持肌肉与血红蛋白生成,改善专注与记忆;
  • 钙 + 镁 + K2:强化骨密度、促进肌肉放松与睡眠节律;
  • 维生素B族:激活能量代谢,帮助大脑保持“清醒耐久”;
  • Omega-3 + PS:优化神经信号传导,减轻学习压力与视觉疲劳。

学龄期孩子的脑部能量消耗约占全身的 20–25%, 若早餐或午餐能量不足,容易出现下午注意力下降、易怒、嗜睡的现象。 因此,家长应注重三餐结构平衡: 早餐以复合碳水与优质蛋白为主,中餐补铁锌与蔬菜纤维,晚餐避免过饱以利睡眠与激素节律。

在这一阶段,成长配方乳饮依然是重要的营养补充基础, 它能在学习压力、运动负荷与饮食不均衡时提供“稳定营养池”。 同时,脑营养补充与骨密度支持应双线并行。

家长提示:
- 学龄期是“脑能量与代谢平衡”的关键节点;
- 蛋白 + B族 + 铁锌 → 保持清醒专注;
- Omega-3 + PS → 增强记忆、抗压与视觉功能;
- 钙 + 镁 + K2 → 保证骨密度与放松质量。

推荐在日常饮食中继续使用 AwaRua® 有机儿童成长配方奶粉(A2型β-酪蛋白) , 每日 1–2 杯可稳固骨骼支持并补充能量代谢所需矿物质。

同时搭配 Pharma New Zealand™ N3PUFA™ rTG 儿童鱼油提取物 , 富含高浓度 DHA 与磷脂酰丝氨酸(PS), 有助于提升学习专注力、视觉表现与抗压耐力, 让孩子在学业与成长双重压力下保持最佳状态。

如果希望获得科学配比的整合方案,可选择: 6 岁以上儿童 3 个月营养包(3 瓶 PNZ® 儿童配方鱼油 + 4 罐 AwaRua® 配方奶) , 兼顾脑能量、骨密度与代谢稳定,是学龄期成长的全面守护方案。

分阶段营养重点示意图
图:1–3 岁、3–6 岁、6 岁以上的营养侧重点对比(可配合表格阅读)。

 


 

钙 + 维D + 镁 + K2——骨骼发育的“黄金协奏曲”

很多家长都知道“补钙能长高”,但实际上, 钙只是“材料”,不是“指挥家”。 只有当钙、维生素D、镁、维生素K2这四种营养素协调运作时, 骨骼的生长与硬化过程才能真正顺利进行。

1. 钙(Calcium):骨架的“建筑材料”

钙是骨骼与牙齿的主要结构成分, 但如果没有其他辅助营养素,钙往往“有去无回”—— 大部分被排出体外,或者沉积在血管中形成负担。 因此,补钙的关键不在于“多”,而在于“吸收和利用率”。

2. 维生素D(Vitamin D):让钙“进得去”的搬运工

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肠道吸收钙与磷。 缺乏维D时,即使摄入足够钙,骨骼依然“缺砖少料”。 而现代孩子因为久居室内、阳光照射不足, 维D缺乏率高达 40–60%。 因此,除了饮食补充,户外活动也是天然的“维D生成仪”。

3. 镁(Magnesium):钙吸收的“平衡调节师”

镁与钙相互制衡,共同维持骨骼强度与神经反应。 如果只补钙不补镁,容易造成“钙化不均”—— 骨骼硬但脆、肌肉紧绷甚至抽筋。 镁还能帮助维D转化为活性形式,从而提升钙利用率。

4. 维生素K2(Vitamin K2):钙的“导航系统”

K2 是帮助钙“定向沉积”的关键因子。 它能激活骨钙素(Osteocalcin), 引导钙沉积到骨骼和牙齿中,而非滞留在血管。 没有K2,钙补再多也可能“走错路”。 K2 与维D搭配使用时,能让骨密度显著提高。

家长建议:
- 每天户外活动 30–60 分钟;
- 若日照不足,可额外补充 400–600 IU 的维D3;
- 含维D的强化乳饮或鱼油产品更利于吸收。

推荐选择 Health Life® 海藻钙(Sea to Sand Calcium) , 源自天然红藻,富含钙、镁、硼等微量矿物,吸收率高且温和无刺激。 其配方中特别添加维生素D3、K1与K2, 能有效促进钙吸收、引导钙沉积到骨骼与牙齿中, 形成“钙 + 维D + 镁 + K2”的黄金组合, 对快速生长期或乳制品摄入不足的孩子尤为理想。

钙、维D、镁、K2 协同机制示意图
图2:钙 + 维D + 镁 + K2 协同促进骨骼形成与矿化,缺一不可。

 

作者介绍:

Louise W Lu

Louise W Lu

新西兰注册营养师(注册号:82021301),营养科学博士,奥克兰大学荣誉讲师。Louise 将临床研究与公共健康实践相结合,致力于帮助更多人吃得更科学、活得更健康。

所有文章 •  官方网站

Alexandra V Goldberg

Alexandra V Goldberg

新西兰注册营养师(注册号:20-02273),专注营养、药物化学与护肤。Alexandra 擅长术后恢复、肠道耐受调整与体重管理,帮助客户以科学方法实现健康目标。

所有文章 •  官方网站

留下你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