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e Rules for Thriving in Perimenopause: Eat Smarter, Move Better, Hydrate Wisely
閱讀時間: 1'

圍絕經期逆轉三守則:聰明吃、自在動、巧妙補水

Louise W Lu

撰文

Louise W Lu, PhD, MPH, BMLS

Michelle Ordner

審閱

Michelle Ordner, Registered Nurse

 

 

這絕對不是你的錯覺——那些過去「沒什麼大不了」的小習慣,現在卻變得影響深遠。

一杯紅酒,換來整晚輾轉難眠;一小包鹹食,讓你腫脹好幾天;錯過一場運動,感覺整個狀態大退步。

這就是圍絕經期在默默改寫你的身體節奏:內部化學環境更敏感了,修復速度慢了,復原的空間也小了。

但好消息是:

現在,哪怕是小小的聰明調整——吃得更對、喝得更好、活得更靈活——都能帶來比以往更顯著的變化!

準備好在全新的身體裡,找回輕盈、力量與清晰感嗎?讓我們從每天真正有影響力的小改變開始。 


 

快速導覽:

 


 

圍絕經期該限制的食物與飲品

 

你可能注意到的變化:

一杯紅酒後,熱潮紅湧現;晚間喝了咖啡,一夜輾轉難眠;吃了甜食或洋芋片,接著肚子脹氣、心情低落。

聽起來很熟悉?這不是你多心。

為什麼會這樣?

在圍絕經期,身體的體溫調節、代謝、血糖控制系統都變得更敏感,荷爾蒙波動放大了這些反應。

某些食物和飲品,輕易就能讓症狀加劇,例如夜間盜汗、焦慮、疲勞與體重上升。

常見加重症狀的飲食誘因: 

  • 酒精:即使只是少量,也可能擴張血管,引發熱潮紅、夜間盜汗和睡眠中斷。

    ➔ 嘗試以無酒精調酒、康普茶或加點新鮮萊姆的氣泡水代替。

  • 咖啡因(咖啡、能量飲料):容易過度刺激神經系統、升高皮質醇,讓心悸與失眠更嚴重。

    ➔ 下午2點以後,建議改喝無咖啡因或草本茶。

  • 辛辣食物(辣椒、辣醬):會增加血管擴張,加重熱潮紅與臉紅。

    ➔ 如果容易敏感,可以將辣味料理留到特別場合。

  • 高糖與超加工食品(餅乾、洋芋片、汽水):會拉高血糖、促進慢性發炎、破壞腸道菌群,加重情緒起伏。

    ➔ 改以天然甜味的食物如莓果、蘋果,或一小塊70%以上的黑巧克力取代。

  • 碳酸飲料(包含氣泡水):常喝碳酸飲料可能降低鈣質吸收,進而影響骨骼健康。

    ➔ 氣泡飲偶爾喝沒問題,記得搭配高鈣食物平衡。

 



強化健康的生活方式調整


你可能注意到的變化:

以前熬夜或漏掉幾次運動沒什麼影響,現在?只要一週亂了步調,就覺得疲憊、脹氣、心情低落。

這是你的身體在告訴你:需要更精緻的照顧方式了。

為什麼會這樣?

荷爾蒙變化讓身體對睡眠不足、壓力、久坐與發炎的容忍度大幅下降。

小改變,大影響的生活提案:

  • 每天活動——但要聰明安排:輕負荷的重量訓練(如皮拉提斯、阻力帶訓練、自體重訓練)有助維持肌力與骨質。餐後15–30分鐘的快走,也能平緩血糖波動、提振情緒。

    ➔ 小撇步:選擇你喜歡的活動,而不是強迫自己「應該」做的運動。

  • 優先確保深度睡眠:睡眠不只是時間,品質更重要。晚上11點前上床,有助於調整荷爾蒙節律、促進腸道健康與胰島素敏感性。

    ➔ 小撇步:睡前補充鎂甘胺酸,使用遮光窗簾,減少睡前使用螢幕的時間。

  • 練習「修復型抗壓」:正念冥想、瑜伽睡眠(Yoga Nidra)、深呼吸練習——任何能降低內在壓力的方式,都是寶藏。

    ➔ 小撇步:每天花5分鐘靜心,就能降低皮質醇、促進神經傳導物質平衡。

  • 減少或戒除吸菸:抽菸會增加體內氧化壓力,加劇熱潮紅、加速骨質流失、損傷血管健康。

    ➔ 小撇步:即使無法馬上完全戒菸,逐步減少數量也能帶來明顯好處。

  • 每天接觸自然光與新鮮空氣:日曬10–15分鐘,有助於調整生理時鐘、促進維生素D合成與提升血清素。

    ➔ 小撇步:尤其是早晨的自然光效果最佳,能穩定整天的睡眠節律。

 



水分攝取的重要性

 

你可能注意到的變化:

突然覺得更容易脹氣,但又不怎麼口渴?或是口渴到不行?

歡迎來到圍絕經期的「水分矛盾」!

為什麼會這樣?

雌激素參與調節體液平衡。當雌激素波動時,身體對脫水的感知能力會下降。

結果就是——你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脫水了,加重頭痛、熱潮紅、疲勞、腸胃問題,甚至情緒波動。

聰明補水的小技巧: 

  • 每天目標攝取約2公升水分(約6–8杯),依身體大小與活動量調整。

    ➔ 小撇步:運動量大、處於炎熱氣候、或有夜間盜汗的人,通常需要更多水分。

  • 多吃高含水量食物,如西瓜、小黃瓜、草莓、生菜、柳橙。

    ➔ 小撇步:湯品、奶昔、草本茶也算在日常水分攝取內喔!

  • 注意電解質平衡:

    ➔ 如果常流汗,可以在水中加一小撮海鹽或選擇補充電解質,特別是出現頭暈或抽筋時。

  •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 40歲以後,口渴感通常變遲鈍。養成一天中小口小口喝水的習慣,而非一次大量灌水。

  • 避免加劇脫水的食物和飲品:

    ➔ 咖啡因、酒精、以及高鈉加工食品會加速體內脫水,導致更多疲憊與脹氣。

 專業小提醒:

細胞含水量充足 = 體溫調節更穩定、神經系統更平靜、消化更順暢、食慾也更容易管理!

 



在圍絕經期裡,你的身體不是背叛你,而是在進化。

這些看似微小的改變——吃得更聰明、動得更自在、休息得更深層、補水更聰慧——不是追求完美,而是為了打造更有韌性的基礎。

只要每天一個小選擇,你可以感受到比以往更強壯、更輕盈、更明亮的自己。

讓我們一起不只是「熬過」圍絕經期,而是「活出精彩」!

 

延伸閱讀:更多圍絕經期必看指南

探索更多科學驗證、充滿自我同理心的圍絕經期指南,陪伴你在每個階段都能擁有力量、清晰與活力!:

作者:

路易絲·W·盧

路易絲·W·Lu

註冊營養師(紐西蘭註冊號 82021301)、營養科學博士、奧克蘭大學榮譽學者。路易絲將臨床研究與公共衛生結合,幫助人們吃得更好、生活得更健康。

所有貼文網站

Michelle Ordner

Michelle Ordner

註冊護理師(RN)
Michelle 擁有橫跨醫療照護、營養點滴與更年期保健的豐富經驗。她於 1991 年在紐西蘭開始護理職涯,通過 RN 國考後赴美攻讀重症照護課程,並在美國洛杉磯的加護病房與急診室服務超過 17 年。 回到紐西蘭後,她進一步專研美容醫學與健康療程,曾於美國比佛利山接受脂肪幹細胞相關訓練,並取得英國靜脈營養認證。她致力於提供整合性照護,幫助女性在更年期階段擁有健康與活力。

所有貼文網站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