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to Fat Loss in Peri-menopause - Aim the Belly Fat
閱讀時間: 1'

圍絕經期減脂關鍵 —— 瞄準腹部脂肪

Louise W Lu

撰文

Louise W Lu, PhD, MPH, BMLS

Michelle Ordner

審閱

Michelle Ordner, Registered Nurse

在 Blog 1,我們認識了圍絕經期這段荷爾蒙劇烈波動的旅程;

在 Blog 2,我們學會觀察身體發出的各種小警訊;

在 Blog 3,我們開始用正確的營養和作息,幫助自己穩定內在節奏。

而今天,輪到一個妳最想問的問題——

「為什麼肚子越來越難瘦?又該怎麼真正找回代謝力?」

這篇,我們一起走進圍絕經期減脂的真相,並且找到讓自己重啟燃脂引擎的溫柔方法。

 

快速導覽:

 


你的身體,在圍絕經期發生了什麼?

圍絕經期不是單純「年齡變大」的問題,而是身體內部發生了一連串微妙卻深遠的改變。了解這些變化,妳會發現:妳不是變懶了,也不是自制力差了,而是需要一套新的代謝策略。

 

1. 荷爾蒙波動,改變了脂肪儲存的位置

在生育期,雌激素引導脂肪主要儲存在大腿、臀部,這是身體為了保護生殖功能設計的能量備援。然而,圍絕經期後,隨著雌激素忽高忽低,這種分布模式改變了——脂肪開始偏好累積在腹部,尤其是內臟脂肪層。臨床研究顯示,腹部脂肪的增加,不只是外觀上的變化,還與心血管疾病、胰島素阻抗、慢性發炎有密切關係。

很多女性會發現,以前穿貼身牛仔褲修飾腿型,現在卻卡在腰腹,扣子扣不上,感覺「腰圍比大腿還難瘦」。

✖️ 過去有效的方法(如簡單節食)已經不適用

✔️ 需要針對腹部脂肪特性的飲食與代謝優化策略

2. 胰島素敏感性下降,讓燃脂變得更困難

胰島素是讓細胞打開「能量門」的重要激素。
但在圍絕經期,因為雌激素變化,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開始鈍化,這叫做「胰島素敏感性下降」。

結果是:同樣一碗飯或一塊蛋糕,年輕時能轉化為能量使用;現在卻更容易轉成脂肪儲存起來。

早餐只吃一碗燕麥粥,覺得自己很健康,結果到下午血糖大跌,腦袋打結,忍不住想吃甜點或喝手搖飲提神,就是典型的胰島素調節變差的表現。

如果持續忽略,長期血糖震盪會促成腹部肥胖、甚至引發糖尿病前期。

✖️ 只看總熱量、忽略餐後血糖反應

✔️ 吃出「穩定血糖、不刺激過多胰島素」的飲食節奏

3. 肌肉質量流失,基礎代謝跟著下降

人體的「引擎」是肌肉,不是脂肪。肌肉量越多,基礎代謝率(即靜止時消耗的熱量)就越高。

但研究發現,從圍絕經期開始,女性每年平均流失2-3%的肌肉量。這意味著,即使妳吃得跟以前一樣,活動量也沒變,仍然會覺得:

  • 代謝變慢
  • 很容易囤脂
  • 體型輪廓鬆垮

而且肌肉流失還會影響到骨質密度,增加骨鬆風險,影響晚年的活動力。

✖️ 單靠節食、忽略肌肉保護

✔️ 一定要吃夠蛋白質,搭配正確的力量訓練

4. 線粒體能量製造減弱,讓妳容易累、燃脂變慢

線粒體是細胞的能量工廠。但在圍絕經期,雌激素起伏會影響線粒體的數量與功能。

線粒體一旦萎縮或能量產生效率下降,妳會明顯感覺到:

  • 以前運動30分鐘神清氣爽,現在10分鐘就腿軟
  • 早上起來就覺得累,下午更是體力衰竭
  • 即使運動,減脂速度也變慢

這並不是意志力的問題,而是能量工廠供應出現瓶頸,需要針對線粒體進行「再生修復」。

✖️ 硬逼自己做超量運動

✔️ 以支持線粒體修復、提升內建能量系統為主軸

5. 皮質醇上升,推動內臟脂肪堆積

皮質醇,是身體在壓力下分泌的激素。適量皮質醇有助於應對壓力,但長期高皮質醇,會促使內臟脂肪堆積,增加腰圍、提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風險。

圍絕經期後,因為神經系統敏感度提高,睡不好、情緒波動、焦慮感都會刺激皮質醇上升。這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 睡不好 ➔ 皮質醇上升 ➔ 肚子脂肪堆積 ➔ 睡眠質量更差

✖️ 持續熬夜、情緒焦躁,忽視睡眠和壓力管理

✔️ 穩定作息,學習放鬆技巧,重建神經系統韌性

 


為什麼傳統減脂方法常常失敗?

了解了身體的變化之後,妳會發現:圍絕經期的減脂,早已經不是「簡單吃少一點、多動一點」可以解決的事了。


1. 過度節食?168間歇斷食?反而讓代謝崩盤

當妳過度限制熱量或長時間不進食,身體會進入「生存模式」:

基礎代謝率下降

身體主動保存脂肪

肌肉優先被分解

而且在圍絕經期,荷爾蒙本來就不穩,過度斷食只會加劇荷爾蒙失衡,加速燃脂障礙。

✖️ 把節食當成唯一策略

✔️ 保持穩定進食頻率,確保代謝不關機

2. 過度有氧運動,讓壓力荷爾蒙失控線粒體能量製造減弱,讓妳容易累、燃脂變慢

高強度有氧運動會刺激大量皮質醇分泌,短期燃脂,長期卻讓身體陷入慢性壓力。

尤其是在肌肉量下降、睡眠質量變差的圍絕經期,過度有氧只會加速內臟脂肪堆積

✖️ 瘋狂跑步或跳操當成減肥救命稻草

✔️ 結合肌力訓練+低強度有氧,才能真正燃脂護代謝

 

3. 單純算熱量,忽略了血糖與荷爾蒙波動

傳統減肥法只看「熱量赤字」,完全忽略:
• 餐後血糖的穩定度
• 胰島素敏感性
• 壓力荷爾蒙水平
• 雌激素與黃體素的平衡

結果是,妳可能每天辛苦數熱量,卻還是——肚子脂肪越來越頑固、情緒越來越差。

✖️ 只盯著卡路里,忽視血糖與荷爾蒙

✔️ 選擇低GI食物,穩定血糖、支持荷爾蒙節奏

4. 長期極端低碳,反而打亂荷爾蒙節奏

低碳飲食有其好處,但極端做法(例如完全不碰任何碳水,長時間只吃油脂和肉類)
會讓身體以為「生存環境惡劣」,導致:
• 甲狀腺功能下降
• 雌激素、黃體素分泌混亂
• 血糖調節失常

這會讓月經更加紊亂、睡眠惡化、情緒不穩,減脂效果也自然大打折扣。

✖️ 把「碳水是壞人」當成減脂信仰

✔️ 晨間短暫低碳、晚餐溫柔補碳,讓身體處於燃脂與修復的動態平衡

  


絕經期減脂,妳需要的是順應而非對抗

當妳走進圍絕經期,妳的身體不再是30歲那台引擎,它正在經歷一場慢慢的調頻。脂肪儲存的位置變了,能量使用的邏輯變了,連情緒、睡眠、恢復力也都默默改變了。如果還用「少吃多動」那一套方法,硬逼著自己瘦下來,最終只會:

越努力,肚子越大

越節食,代謝越差

越焦慮,荷爾蒙越亂

真正的解法不是更嚴厲對自己,而是——理解身體的新規則,並且重新溫柔地啟動能量轉換的節奏

✔️ 妳不是做得不夠好

✔️ 妳只是需要一套更符合現在身體節奏的方法

而這套方法,我們在下一篇,會正式帶妳打開。
 


下一篇預告|Blog 5:圍絕經期,如何真正啟動燃脂開關?

在Blog 5,我們將告訴妳:

如何利用早晨的生理低糖窗口,自然誘導脂肪燃燒?

如何用最小的壓力、最大的效率,讓身體重新啟動酮體代謝?

如何結合營養素、飲食結構、作息管理,把燃脂模式重新開機?

 

 

 

 

延伸閱讀:更多圍絕經期必看指南

探索更多科學驗證、充滿自我同理心的圍絕經期指南,陪伴你在每個階段都能擁有力量、清晰與活力!:

作者:

路易絲·W·盧

路易絲·W·Lu

註冊營養師(紐西蘭註冊號 82021301)、營養科學博士、奧克蘭大學榮譽學者。路易絲將臨床研究與公共衛生結合,幫助人們吃得更好、生活得更健康。

所有貼文網站

Michelle Ordner

Michelle Ordner

註冊護理師(RN)
Michelle 擁有橫跨醫療照護、營養點滴與更年期保健的豐富經驗。她於 1991 年在紐西蘭開始護理職涯,通過 RN 國考後赴美攻讀重症照護課程,並在美國洛杉磯的加護病房與急診室服務超過 17 年。 回到紐西蘭後,她進一步專研美容醫學與健康療程,曾於美國比佛利山接受脂肪幹細胞相關訓練,並取得英國靜脈營養認證。她致力於提供整合性照護,幫助女性在更年期階段擁有健康與活力。

所有貼文網站

發表評論